拍牌子、跳房子、掼结子……一个个充满童趣与智慧的游戏,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慢慢变成父母辈的回忆。日前,政立路第二小学开展了一堂拓展课,让孩子们有机会重新认识、体验这些正在逐渐远去的“游戏”,丰富、重塑孩子们的“游戏世界”。 孩子们摸索游戏“小诀窍” 一张靶纸,两个橄榄核……草坪上,一群学生席地而坐,一位指导老师正在教授孩子们怎么玩“顶核子”这个游戏。比试双方身体都要直立,用手指持核子,丢下后,需顶中圈心核子,越接近圈心分数越高。 有学生很快就总结出了窍门,比如先定位靶纸上的枣核,然后慢慢站起:“从这个核子的上端,慢慢往上放,直到过颈部再丢下去,这样等于画了一道直线,更能定位目标。” 其他游戏中,孩子们也是“探索不断”。“跳竹竿有窍门的,嘴里念着开开合合,掌握节奏就不会被夹到腿。”这些传统游戏蕴含了不少知识,孩子们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就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用在了游戏“操作”中。 “游戏世界”并不只有手游、网游 “许多孩子热爱电竞,课余一部手机、一台平板电脑就成了他们的全部世界。一些小同学课余和同伴之间的交流比较少,而且不太愿意动,所以我们就想用传统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动起来。”政立路第二小学科研室主任郑晓洁告诉记者,开设这门拓展课的起因,就是老师们发现孩子们“不会玩”。 然而开课之初,最先遇到挑战的却是老师们。学校里的年轻教师很多是90后,玩手游都是一把好手,但玩“滚铁环、抽陀螺”等传统游戏,却秒变“菜鸟”。老师都玩不好,还怎么教授给学生?为此,这些年轻老师们专门去公园找大爷大妈请教怎么玩。待老师们“学成”熟练后,再把这些规则和玩法总结成小学生们能理解的话语,并设计成教学方案。据悉,目前学校一共在这门拓展课上引入了约40种传统游戏,根据游戏难易程度,分给一年级到五年级,由老师教授游戏规则后,带着学生们一起玩。 传统游戏依然具有吸引力 课堂中的传统游戏多数发源于上世纪玩具匮乏的年代,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对于如今玩惯了电子游戏的孩子们来说,这些“老游戏”还有吸引力吗?政立路第二小学的这堂拓展课给出了答案:依然有。 现在学校下课后,一些孩子们就会玩这些传统游戏。比如前后同桌凑几块橡皮就能玩一把掼结子;一群孩子找一堵墙就能玩“老狼老狼几点了”。不过,不同游戏的“热度”也有明显差距。像“跳房子、打弹子、切西瓜、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些群体性、互动性强的游戏,在学校内很流行,有些孩子甚至会在放学后和家人一起玩。但像“跳皮筋、翻花绳”等游戏因为有相对复杂的规则或口诀,玩起来难度太高,难免“遇冷”。 政立路第二小学学校科研室主任郑晓洁表示,传统游戏中有一些是具有时代特点的,孩子们不一定都喜欢,但是“我们希望把游戏推给他们,带他们进入一个新的世界。让他们在这个新的世界里面,有自己的玩法,有自己的创意。” 现在有些游戏已被孩子们开发出新玩法。比如“顶罐子”传统玩法是头顶罐子绕过障碍物,需要的是速度和平衡。而现在孩子们还增加了难度,要求其中包含倒走,转圈,深蹲……新规则让这款老游戏有了新活力。 (上海杨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