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华漕情

版面概览

上一版   

 

2018年09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从一张粮票说开去

文 魏承达

母亲有一枚珍藏多年的全国通用粮票。当年,这样一枚小小的粮票可以换购半斤、一斤甚至是三十斤大米。那个时候,粮票甚至比金钱更珍贵。

我未曾经历过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人,沐浴在改革开放的阳光之下,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美好生活。尽管我们没能亲身体会,但是依旧能从父母祖辈的口中,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父辈们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窘迫,买什么都要凭票。买粮食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糖要糖票。然而,票都是定量发放,想多买一点也不行。家家户户的第一需求就是吃饱,地瓜、玉米、窝窝头,什么抗饿吃什么。要是偶尔吃上一顿肉,可以炫耀好几天呢!反观现在,我们出门连钱都不用带,手机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琳琅满目的美食让人挑花了眼。

说完了吃,还有穿。父母辈年轻时几乎天天撞衫,大街上千篇一律的是灰色中山装或是蓝色解放装,用的布料也就是粗布麻衣,对衣服的需求只有一个:耐穿。正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个时候,一件衣服,父母穿完孩子穿,哥哥穿完弟弟穿,是再普遍不过的现象了。我们就要幸福许多。穿衣时更在意个性的彰显,讲究衣服的面料、设计、品牌等多种元素。爱美之心不再受到限制和禁锢,街头上五颜六色的服装装点着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

我父亲小时候住在静安寺,常常与小伙伴们步行到城隍庙玩。他总说那会儿不觉得远,走走也就到了,想想现在坐坐地铁也要4站路呢!那时候能有辆自行车就满足得不得了,汽车更是不敢想。偶尔弄堂里开过一辆车,大伙儿还要议论一番。若是要出趟远门,只能坐绿皮火车,一路上舟车劳顿,别提多辛苦。我们外出可说是从心所欲,从步行到共享单车,从公共汽车到轨道交通,从绿皮火车到高铁动车,从豪华游轮到大型客机,多种交通工具可供选择。我们能走的距离愈来愈远,不仅能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更能走出国门拥抱世界。

改革开放40年,不仅让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的国家也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了一个令人自豪的科技强国。就拿中国高铁来说,只用了短短10年时间就超越了称霸世界50多年的日本新干线,以时速350公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凭借先进的技术、过硬的质量赢得全球的青睐。MADE IN CHINA已然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金字招牌”。

中国制造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先有天宫登月、蛟龙下海,后有C919大型客机问世,首艘自主研制航母起航,一个个迈入世界前列的科技成果,标志着我国军事强国、科技强国的地位愈加稳固。尽管我们没有赶上前三次变革浪潮,但是我们厚积薄发,用40年时间追赶超越,走完了西方国家用200年才走完的三次工业革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了发展,在发展中不断进步,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得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会即将举行,这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舞台,也是华漕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现城镇面貌的机会。我将始终牢记华漕城管人的使命,聚焦进博会沿线的市容环境和街区街貌,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始终如一的初心,当好东道主,为建设“安全、整洁、有序”的美丽新华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新华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