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田野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2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弄堂里的年景

文 黄发明(林泉居民区)

春节近了,年味也越来越浓,为了过一个中国人最为隆重,最为热闹,最为欢乐的春节,家中最忙的要数母亲。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早在春节两个月前,就已经开始筹划过年的事了,要为孩子做新衣新鞋,为家中洗被除尘,为厨房添置用品……而最让母亲操心的则是准备年货,准备那顿一年到头最丰盛的年夜饭。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年货准备方式。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经济困难,百姓生活拮据,年货品稀量少,且是计划凭证定量供应,按家庭人口配给年货,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家庭都流行从市场买来的生鲜食物,自行加工各种腌腊制品,菜肴食材。就以我家为例,心灵手巧的母亲,会自制香肠,腊肉,咸肉,咸鸡,酱鸭,槽鱼,扁尖……比如,买来肠衣,将配好调味的肉酱进行灌肠,并在肠衣上用缝衣针刺一些小洞,每隔十公分用棉线扎紧,然后阴干,广式香肠就制作成了;扁尖是将买来的小鲜笋,在沸水中煮后晾干,撤盐保存。制作好的各种食材,用绳子穿起来,晾在弄堂里,挂在树干上,吊在窗钩上,更有推开老虎窗,把年货晾晒在屋顶上……那时的弄堂里,家家都有自制年货,真是一道特殊的弄堂里的年景。

除了自制腌腊南北干货外,母亲还会制作甜洒酿、老白洒、八宝饭、走油肉、狮子头、蛋饺、熏鱼、桂花糖年糕……真不简单啊!母亲可谓是一名高级厨师、地道点心师,配料,制作,烹调,各式厨艺,样样精通,件件拿手!

当今时代不同了,经济在发展,人民生活大提高,当年那种物资稀缺,艰苦度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当年母亲自己动手制作春节食材的景象也早已消失,试问现在还有哪家春节自制腌腊制品、南北干货,弄堂里、树干上、窗钩上、屋顶上的那道特殊风景线,也早已随风远去,不见踪影。现在过春节,准备年货的渠道广了,方式多了,品种繁了,数量足了,大家可以随心挑选,随意采购。春节前,各种农副产品展销会上商品琳琅满目;经过大饭店大厨精心加工的半成品年货也随处可见,更有那已经煮熟速冻的“全家福”家宴套餐,也频频亮相,内有冷盆、热炒、点心、浓汤、水果等,一应俱全,拆封后,经加热,十五分钟即可上桌开宴;除了套餐,富有特色的单品礼盒,也目不暇接,有海鲜礼盒、山珍礼盒、暖锅礼盒……还有更妙的一招,请个高级大厨来家里,上门代烧年夜饭;当然,您若要彻底省心,省力,省时,那就直接上大饭店吃年夜饭,坐下就吃,吃了便走,只要掏钱,干净利落。不过,到那时大锅式的年夜饭,也许少了些个性、口味和质量,这就要请您谅解了,饭店厨房忙不过来啊!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新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