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先生也在《雅舍谈吃》里赞美“蟹是美味,人人喜爱,无间南北,不分雅俗”,秋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清代著名长篇小说《红楼梦》中借宝玉之口,赋诗言道:“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突出了螃蟹的特点“性寒凉”,所以食蟹最好就姜汁、饮黄酒,来制约螃蟹的寒性。但是任何事物往往具有双面性,中医上就利用螃蟹的寒凉之性来达到清热散瘀、消肿解毒的功效。《濒湖集简方》中记载,蟹烧炭存性后研末服用,可治疗湿热黄疸。《唐瑶经验方》中也载生蟹捣烂外敷或干蟹烧灰后加热酒送服可治骨折伤筋。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螃蟹中含有大量优质蛋白,并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可增加淋巴细胞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抗感染,这些提示术后患者可酌情食用螃蟹。但如伤寒感冒、肝炎患者等,由于机体消化功能减退,不仅不易消化蟹肉,还容易造成其滞留肠胃,引发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另外从中医角度,螃蟹是大寒之物,孕妇食用会妨碍胎儿的生长。同时,螃蟹的胆固醇含量名列前茅,因此“三高”人士及心脑血管患者同样不宜过多食用螃蟹,否则容易加重病情。 吃蟹做到“四清除” 吃螃蟹不但要讲究适宜人群,它的前处理同样重要。前处理包括“四清除”,及蒸煮熟透为原则。吃熟透的鲜活螃蟹无疑是公认的最为安全卫生的吃法。江湖中的淡水蟹往往以动物尸体或腐殖质为食,因此鳃及胃肠道中往往有各类污泥、细菌和寄生虫。因此螃蟹的四大部位——蟹腮、蟹心、蟹胃、蟹肠,不仅无食用价值,更有藏污纳垢之嫌,因此食用之前要谨慎剥除,做到“四清除”。 吃蟹时这些东西最好不要同食 1.冷饮 螃蟹本身性寒,如果再与冷饮同食,会加重胃寒的情况,导致腹泻。 2.柿子 蟹肥正是柿子熟的季节,应当注意忌蟹与柿子混吃。螃蟹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柿子的鞣质相结合容易沉淀,凝固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因鞣质具有收敛作用,所以,还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导致吃的人出现肠胃不适的情况。 3.茶水 茶水里同样含有大量鞣质,和螃蟹不与柿子同吃的道理一样。因此,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最好不要饮茶水。 这些东西在吃蟹时推荐同食1.白葡萄酒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白葡萄酒具有极强的杀菌作用,可有效地抑制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多种细菌在人体内的繁殖。此外,白葡萄酒中含有大量维生素,这些维生素可以将螃蟹肉中的鲜味激发出来,使其味道变得更好。因此,女性、儿童、老年人和不喜欢喝高度酒的人在吃螃蟹时可以喝点白葡萄酒。2.黄酒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吃螃蟹喝黄酒的习惯。中医认为,螃蟹虽然味道鲜美,但本性极寒,多吃容易伤及脾胃。而黄酒具有活血暖胃的功效,可以抵消螃蟹的寒性。另外,黄酒的口感甘醇,能够消除螃蟹肉中的腥味。因此,喜欢喝高度酒的人可以在吃螃蟹时喝点黄酒。 (长宁食药安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