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唐秋生(天原二村) 说真的,作为“五老”志愿者,我为青少年没有做多少事而感到不安,由于我还担任老年协会工作,这“一老一小”事情,有时也“心挂两头”。但是,既然二方面都是义务志愿者,我想多少也应做一些事吧。 我平时接触青少年还是比较多的,居住在一幢楼有之,经常来我家探望或串门的有之,讲座听讲的也不少。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影响以及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决定着青少年思想的多层次性,我们不能用一种思想或一个标准来要求青少年。在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出现一点不同思想认识,这是正常现象。在做青少年工作中,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青少年的想法是否有道理,作为志愿者不应有“居高临下”的姿态,应该提倡相互之间的讨论和沟通。从实践来看,做青少年的工作除了要从实际出发,还要坚持“三性”:一是原则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共产主义接班人为目标,在对待不同思想问题上,既坚持党性原则,又从实际出发,提倡开展讨论,并通过实践检验不同思想和认识。坚持原则,不等于不看对象,不要灵活性。而是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两者结合起来,使工作收到实际效果,起到它应起的作用。二是民主性。发扬民主是我们党三大作风的优良传统所要求的。我们在做青少年工作中,要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爱护人、平等待人。对待所有的人和事,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且要使对方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三是实效性。实效性体现着我们工作的目的性,是检验我们工作实效的标准。青少年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必须讲求实效,多干实事,不搞形式主义。从自己的工作实践来看,与孩子们谈理想、谈学习,特别是对他们适时进行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比较行之有效,这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民族归属感。我曾编写过《上海外滩南京路史话》一书,以讲故事形式,从殖民强盗闯进上海、中国人民不可侮、黎明前的战斗、上海人民斗争的新阶段、新生和巨变等真实故事,阐述火红的革命年代,沸腾的战斗生活,使上海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新景象,充分说明我们不会忘记过去,永远也不能忘记过去。外滩和南京路的历史,是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青少年们对这些历史事实甚感兴趣,并深受教育。 在做青少年工作中,还有一个工作方法问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持正面教育。这是在新形势下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基本形式,对此由客观实际决定的。社会生活中有良好的是非标准,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只能靠有说服力、有吸引力的正面教育。现在对外开放了,有些事青少年得不到正确答案,加之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志愿者的任务,必须坚持进行正面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识别能力和是非能力。 二是坚持调查研究。社区是个“大家庭”,也是一个“大课堂”,更是青少年较为集中的居住地。我们“五老”志愿者,由于生活在社区中,可以经常接触青少年,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对他们的闲暇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予以分析,这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方面。 三是坚持言传身教。为了培养和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人人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这不仅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也是志愿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责任。我们对青少年的关心、爱护以及寄予的希望也更大。因此,充分发掘我们的优势和潜力,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服务,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教育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除了讲课辅导、讲述故事之外,主要是言传身教,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通过我们志愿者的工作,对青少年肩负的历史责任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为我们立足新时代,关爱下一代、展现新作为有了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