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全景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3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盼了一辈子,今天终于当了一回大学生”

大宁路街道“微心愿”服务为老人圆梦

专心听课的黄阿婆 摄影/肖鸣亮

近日,家住大宁路街道上工新村小区的78岁老人黄馨南,收到了一份特别暖心的“三八节礼物”:她盼望已久“想做一天大学生”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

3月5日一早7:30分,黄阿婆早早地出现在了上海大学延长校区的校门口,她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校园内,和眼前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打个照面,便踏进了挂有“上海电影学院”牌匾的教学楼内。在306教室里,一堂数字媒体操作系统课正等待着她。

面对教室里大学生们打量的眼光,坐在教室靠后位置的黄阿婆显得有些拘谨,她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把早已准备好的笔记本和水笔放到了课桌上。7:50分,上午第一堂课的铃声准时响起,台上老师开始了授课,黄阿婆坐在跟她孙子一样大的同学身边,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了学习听课中。

听完课,黄阿婆还参观了校园图书馆,在学校食堂用餐,走进学生宿舍感受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一整天的“大学生”生活让黄馨南忘了时间的流逝,离开学校之前,她激动地说:“今天的我就好像回到了无忧无虑的青年时光,也希望年轻人珍惜这样幸福的大学校园生活,努力学习知识,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我会把今天的感受珍藏于心,感谢为我圆梦的党建中心和上海大学。”

大宁路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日前,他们的公益热线接到了黄阿婆的电话,说自己已经70多岁了,年轻时没有条件上大学。平时非常喜欢读书,现在是小区学习与畅谈读书小组的负责人。“我家旁边就是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每天都能看到上下课的同学们,心里很是羡慕,想着要是自己也能做一天大学生就好了。”这样的一份心愿打动了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家出谋划策帮老人牵线搭桥实现梦想。

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积极联系上工新村居民区党组织、上海大学,并为老人量身定制了一天的学习体验安排。据了解,黄阿婆的外孙在大学里学计算机专业,阿婆也想和外孙一样,上一堂计算机相关的课程。由此,上海大学为她安排了近年来流行的数字媒体操作系统课,并从上课时间、老人的兴趣、老师的安排等,逐一做了精心的安排。最终,多方的努力让黄馨南的“微心愿”圆满实现,“圆的是老人的梦,但我们参与其中的人心里都像吃了糖一样甜滋滋的,这让我感觉到我们这项工作很有意义。”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负责人这样说道。

大宁路街道设立“微心愿”服务,帮助许多像黄馨南这样的居民圆了梦。这些心愿虽小,可能只是体验一日大学生活,可能是想闻一闻春天里的花香,也可能只是一次温暖的陪伴,但体现的却是群众切实的期盼。今后,街道还将继续探索“党建+公益”“党建+服务”等模式,使党建“连心”、服务“贴心”,群众“暖心”。

(静安报)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大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