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沈方(伊犁居民区) 逐梦苍穹数十载,遥望九天铸辉煌。主题是“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4月24日我们迎来了第六个中国航天日。 仰望星空的民族,充满理想和智慧,充盈探索和进取。那浩瀚的太空,无垠的宇宙,变幻的银河,神秘的黑洞,吸引着无数智者的思想和目光。先人幻想后羿的长箭,挣脱地球的束缚;先人渴望美丽的嫦娥,飞赴清盈的月宫;诗人屈原那一阙《离骚》,写尽了天庭的辉煌壮丽,诗人的遐想和追求。我们祖先发明了火药,造出了人类最早的火箭,尝试着驾风筝征服蓝天,坐着爆竹奔赴月宫,这是中国人征服太空的先驱,无论成功与否,那种敢做敢为的求索精神,激励着华夏后人。 时间进入2021年,我们的“玉兔”在广寒宫玩自拍,我们的“天问”绕火星飞翔,我们的火星车“祝融”跃跃欲试,我们的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建设即将开启。太空,处处绽现中国红。 航天,重铸了大国的形象,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大国重器的就位,北斗组网,我们的导弹导航不再受制于人,新型火箭首飞、奠定了飞向深空的基础;月球取回样品,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实力;载人航天的成功,让五星红旗插上太空,这些高光时刻值得每个国人铭记。 中国航天,一路走来却不容易,中国的第一枚火箭,只飞了几千米;中国的第一颗卫星,晚了人家二十多年;中国的航天发射,也有过惨痛的失利。但是,中国的航天人挺过来了,傲然屹立在世界航天的前列。65年来,一代代航天人自强不息、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道路,建立了航天科研生产体系和系统工程管理体制,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文化。更涌现了以“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频频提及的航天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不断奋进、筑梦太空。 航天科学的丰硕成果,反哺我们的美好生活,出门看天气,离不开气象卫星;自驾游,有卫星导航,卫星通讯广播,丰富了我们的文娱生活, 航天育种技术,让菜篮子更丰盛,太空棉、太阳能热水器、空气净化器、微波炉,这些源于航天技术的产品,早已赶往了千家万户,连医院的ICU(重症监护室),也是来源于为航天人设计的生命保障系统。所以说,天上的每一项高科技,都会造福地上的我们。 中国航天的六十多年,与中国共产党百年荣耀息息相关,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行弯道超车,起步虽晚,却成绩斐然,昂首屹立在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