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杜晓建 前几年,我往返悉尼,租房数次。每住数月。其间,两个细节让我时常回味咂摸。一是居民楼的窗帘,少见大红大绿的色块。多以淡雅素色面向路人。初览外观,还以为是小区物业的景观标配。即使遮掩在树木花草丛中的别墅小院,也如此这般。二是强制规定居民晾晒衣被,不可高与阳台围栏水平线。散步社区,很难看到楼房阳台上有“彩旗飘飘”之景象。 国内盛行的阳台升降晒衣架被当地折叠式低矮平摊晒衣架替代。但是,在有的移民聚居区,则可以看到另一番图画。直观可以判断“人以类聚”之族群,楼盘档次之区分。何也?我与澳洲朋友聊天时获知,此乃渗透着当地政府管理社区常年积累的服务理念而致。 窗帘的内设是你家庭的私人喜好,赤橙黄绿青蓝紫,有各人美学爱好;但是透过玻璃窗的外观,则涉及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卫生。市民能够不约而同地自觉践行城市空间的视觉卫生习惯,非一朝一夕所能养成。 阳台“飘彩旗”,未必是审美俗成。可能与居民文化层次,就业收入区别,楼盘档次高低等经济要素相关联。澳洲人家家有烘干机,24小时集中供热水,隐身而周全的物业服务,几乎是当地中产阶级的起码居住条件。加上当地优越的空气质量。谁家高悬“彩旗”,都会担心招惹邻居非议!如果一个小区或者一幢居民楼里,有几户抱团“飘旗”,就会被人斥为楼盘档次低下,物业管理欠当。 顺着这个逻辑思考下去,便会醒悟,楼盘租金的物有所值,是长期积累的文化价值观带来的。一个人的价值,更不是货币度量衡可以测算,而是其文化内涵的价值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