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五色土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6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儿子换新车了

文  连俊

儿子刚开始上班的时候,他的工作需要满世界的跑。当时地铁线路少,主要挤公交车。所以每天下班回来,累得筋疲力尽。由此,他萌生了买一辆私家车的念头。他的想法一经说出,就遭到我和老伴的一致反对。理由很简单,我家没有买车的闲钱。在我的观念中,私家车是有钱人家的事,跟我们没关系。再则,听有车一族的人说,一辆私家车一年的“养车费”不下两万,包括各类税、险费,汽油费,停车费,洗车费等。用这笔“养车费”去乘出租车,一年根本用不了。自己开车,不是光买一辆车,还得去考驾证,拍牌照。上路以后,要熟悉路况,养精蓄力,戒酒戒躁,上路开车,一点都马虎不得。现在上下班已经很累了,再开车上下班不是累上加累吗。“打的”多轻松,手一扬,车就来,车一到,车门一拉,里面一坐,不费神不费力,只要开口说一声去那里,出租车驾驶员就安全地把你送到目的地。不费心,不惹祸,多省心,疲劳了,还能打个瞌睡。听人劝,吃饱饭,经大家这么一说,儿子当时打消了买车的念头。

儿子再次萌发买车念头是在我们搬家以后。新家在市郊结合部,中环以外,前没有轻轨,后没有地铁,仅有的2条公交线路也离家较远。平时,连出租车都很少主动进来。黑车有,车费贵,且没有安全保障。但有的时候时间来不及了,只能乘黑车,有的时候甚至硬着头皮乘拉客摩托车。但这还不是他一定要买车的原因,强化他要买车的念头是我的几次叫车遭遇。我行动不便,由轮椅车代步,如果遇到什么紧急事,重要事一定要外出,全家人去马路边帮我扬招出租车。大多数司机视而不见,扬长而去。还有一件事一直萦绕在他心头,可以说,是他的夙愿。在他小的时候,我家要有个什么串亲眷,访朋友的事,都是妻子带着他去的。我跟他说,你全权代表爸爸去。初时,儿子为自己能代表爸爸很高兴,觉得自己长大了,得到了爸爸的信任。据儿童心理学家分析,六,七岁的小孩具有这样一个年龄特点。他们希望自己长大,自己能干。遇到如意的事情,愿意与成人合作合作。然而,儿子参加我弟弟的婚礼回来后,竟一个人躲在门后抽泣起来,我以为谁欺负他了,便问他为什么哭,他突然跑过来一头扑在我身上大哭起来,边哭边说:“等我长大了,一定去买一辆小轿车,到什么地方我们都一起去。”

为了实现儿子的一个夙愿,为了我们父子俩出门方便,我们举全家之力,付了首付,拍了牌照,买了一辆价钱比较便宜的国产车。儿子买车后,全家真的“到什么地方我们都一起去”了。就在他买车后不久的一个国庆节,妹妹家重新装修了住房,搬进新居后要“暖灶、暖房”,就得办乔迁喜酒啊。我们家是个大家庭,人丁兴旺,四世同堂。以前遇到这种团聚,我是没法去的,妹妹住在市中心,我却远在中环外,几十公里的距离,我无法逾越。现在好了,车就停在家门口,儿子背我到座位,轮椅放在后备箱,车子一发动,全家就“一起去”了。车子载我融入大家庭,在充满温馨的家宴上,我尽享天伦之乐,饭后拍了“全家福”。在回家的路上,我心中默默念道:有车真好,它扩大了我活动的范围,缩短了我与亲人间的距离。

前不久,儿子闷声不响地置换了车辆。鸟枪换炮了,换成一辆世界名牌的轿车了。想想以前,买一辆价钱最便宜的的国产小排量轿车,还得举全家之力,还要分期付款。现在一次性付款就置换了一辆“豪车”,眉头都不皱一下。儿子从小康迈入中产阶层了,为父我的心里美美的。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