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点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4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生活贴士

手机内存也有“公摊面积”?

最近,相声演员岳云鹏发微博称自己买了128G内存的手机,但使用时发现,实际内存只有112G。他进一步追问:“是不是应该收我112G的钱,还是说收128G的钱,是合理的?”

事实上,不仅是手机,一些电子设备也存在着实际存储空间比标称“缩水”的问题。存储空间为什么会“缩水”?这属于质量问题吗?厂商的“虚标”算不算欺诈?是什么占据了新手机的储存空间?是不是厂商有所隐瞒,是否构成敲诈?

手机厂商并不构成欺诈

和电脑一样,手机需要装“系统”才能正常使用,而系统本身是要占用存储空间的。目前,安卓和苹果的主流手机,系统占据的存储空间一般会达到5G到10G左右,且每经过一次系统升级,系统占据的存储空间也会随之增加。

有业内人士表示,一部128G手机从出厂到被消费者使用,储存空间在110G至80G都是正常的。一些高端手机产品拥有了低端手机没有的公交卡、门禁卡等功能,其手机系统占用的空间也就更多。厂商一般都会有详尽的存储空间说明,但是消费者很少会去翻看相关内容,甚至鲜有所闻。于是引起了消费者的“误会”:是不是厂商对我有所隐瞒,甚至故意欺诈。需要明确的是,手机厂商并不构成欺诈,但销售人员在消费者购买时,需要尽到一定的提醒义务,切实加强厂商、零售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解释。

硬盘无需系统为何也“缩水”?

有消费者买回一块128G的机械硬盘,连接电脑后发现只有119G。

其实,这是算法不同引起的。硬盘生产厂家对于硬盘容量的计算是:1000byte=1Kb、1000Kb=1Mb、

1000Mb=1Gb,128Gb那 就是128G。

但硬盘接上电脑,操作系统对于容量的计算是:1024byte=1Kb、1024Kb=1M b、1024Mb=1Gb。

这样一来,厂家标称的内存经过换算,就变成了119.2G。

简单说,就是厂家用的是1000进制,操作系统用的是1024进制计算存储容量,造成了数据上的偏差。

上述产品的存储空间“缩水”基本上都是客观存在且难以避免的,需要提防的是一些价格便宜、容量又足的“扩容盘”。这类基本上都是一些山寨或伪劣产品,它其实没有真的扩容,呈现的是假的容量。

众所周知,所有的存储器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储芯片,二是控制芯片。有些不法商家会通过收购二手存储设备,在控制芯片上篡改其容量显示。比如一个64G的U盘被篡改成128G后,消费者使用时,电脑上虽然显示128G,但当文件存储超过64G的时候,就发现无法再写入了。

上海消保委:

建议厂商标注手机实际内存

针对手机产品设备存储空间参数与实际可用空间不相符的问题,上海市消保委发布消息表示,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

考虑到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对于手机产品技术、专业术语、参数常识等认知的不对称,经营者应当及时、真实和明确地解答消费者的疑惑和询问,甚至建议手机厂商附带标注该款手机实际可用存储空间,公示手机内置预装软件的数量、种类和大小,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上海发布)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五角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