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临期食品”越来越受人欢迎,一些线下超市会专门设立“临期食品货架”,甚至已有专门的“临期食品超市”。 虽然临期食品市场生意红火,但也有一些人顾忌保质期短,不敢随意购买。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正规渠道售卖的临期食品一般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可以按需选购。 “保质期”知多少 保质期是商家对于食品品质的一种“保证”,即保证这个期限内,食品不出问题。 最影响食物保质期的是微生物。特别是某些致病菌,比如沙门氏菌、李斯特菌、肉毒梭菌等,如果它们大量繁殖,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所以控制微生物繁殖,直接影响着食物的保质期。 其次,如果一款食品中添加了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即防腐剂),或采用了“密封包装、彻底灭菌”的工艺,那它的保质期就会很长,反之,保质期就可能比较短。 食品厂家会对食品进行保质期测试,最后计算出食品的保质期。由此,食物大体上可以被分为两类:长保质期食物和短保质期食物。 长保质期食物 长保质期食物,一般可以存放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它们采用了各种方式让微生物在保质期以及更长的时间内,不会影响食物。这类食品的保质,通常是在食物的风味、口感、外观等各方面,如果过期时间不长,还是能安全食用的。 不过,因为超过保存期,风味、质地可能发生改变,没有新鲜的“好吃”了,但一般不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超市中常见的长保质期食物有:饼干、肉干、果干等干制食品,除新鲜饮料之外的大部分瓶装饮料、罐头食品、UHT盒装牛奶(超高温瞬时灭菌乳)、常温酸奶、火腿肠等加工肉制品、酱料类食品。 冷冻食品是比较特殊的长保食物,需要更谨慎地对待。因为只有全程保持冷冻,它们的保质期才能达到标注的期限。如果冷冻状态中断了一段时间,食品安全风险就可能会骤增。 短保质期食物 超市中常见的短保质期食物有:巴氏杀菌奶(鲜牛奶)、新鲜果汁、新鲜的面包、蛋糕、冷鲜肉、冷藏酸奶、生巧克力。 短保质期食物,通常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一般在30天以内(面包等烘焙食品除外,因为冷藏会让淀粉老化),这类食物的保质期通常比较严格,只要过了保质期,其微生物超标的风险会增加。(上海杨浦)
|